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陈文令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雅昌专稿】陈文令:在困顿和残酷中活出浪漫与诗意

2017-04-22 19:42:59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作者:陈耀杰
A-A+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2015年4月22日,本应该是艺术家陈文令最新个展开幕的日子,这是他提前一年与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先生约定的展览,但遗憾的是展览没能如期举行,因为陈文令被诊断出得了鼻咽癌。

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开幕式艺术家陈文令致辞

  癌症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或许都无法坦然面对,因为这关乎生命与死亡,但在陈文令这里并非如此,面对病魔他没有退缩,相反却非常乐观的面对,甚至是与之战斗:“癌症就是死神,它给你留的生命空间非常小,只有一条缝,你只能从这个缝里边带皮撕下冲过去,战胜它,多数会被活活吓死,很多人觉着大病之后,我会退守,但是我后来发现自己性格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就是对于生命坎坷不屈不挠的性格,大病之后我更觉着,人既然活着就要真正的活过,长短是另外一回事,要勇于向前,勇敢的上路,只是要更有节奏上路,你会发现大难之后更多人生中的美丽。”陈文令讲到。

展览现场艺术家陈文令陪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观看展览

展览现场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与艺术家陈文令及嘉宾交流

展览现场著名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在与观众交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策展人何桂彦(左一)、批评家王春辰(左二)、艺术家李迪(左四)、艺术家陈文令及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艺术家陈文令、侨福芳草地黄建华、策展人何桂彦合影

展览现场艺术家与嘉宾好友合影

  正是由于陈文令这种对于生命坎坷不屈不挠的性格,我们有幸在今年4月22日于白盒子艺术馆见到他最新的个展“妙谛因心”,虽然晚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这次展览陈文令以崭新的艺术心境和生命状态回来,康复后的他,对人生、对现实、对爱、对艺术有了更深刻更精微的体悟。

展览现场艺术家与嘉宾好友合影

展览现场艺术家与嘉宾好友合影

展览现场艺术家与嘉宾好友合影

  关于此次展览的主题,策展人何桂彦在谈到时表示:“‘妙谛因心’并不指涉某种具体的艺术风格,而是艺术家对生命与艺术的感悟——既来源于生命中的苦难,也得益于生活的馈赠,它所呈现的是一种存在状态,抑或是一种超脱的、诗意的人生的境界。”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呈现的手稿作品

展览现场呈现的雕塑作品

展览现场呈现的雕塑作品

展览现场呈现的雕塑作品

展览现场呈现的雕塑作品

  这点也真切的反映在了他的作品中,比如此次展出的作品《行走的人》:弓着腰,抱着发光的石头,戴着防毒面具,背顶着即将怒放的梅花,步履蹒跚,艰辛卓绝的向前行走着...艺术家陈文令想要呈现的是,这个人虽然在困顿和伤感中,但依然走出漫浪和诗意,在残酷和薄情中走出喜悦与深情。这是他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也应该是大多数当代人的普遍生存状态。

  除此之外,还展出了数件雕塑作品,一只手从墙中伸出,手中握着一枝树枝,鸟儿站在上面,一只大鸟诡异的站在白盒子艺术空间的屋顶上,好似虎视眈眈的俯视着参观的人群等等,在何桂彦看来,这批作品看不出任何学院雕塑的痕迹,也不依靠语言自身的逻辑向前推进,它们反而更接近中国民间的、大众化的视觉经验,其造型与庙会、游园活动中那些神话人物或神话故事的表现手法十分相似。透过轻松、诙谐的表述,这些作品在叙事方面与绘画似乎有更多的亲缘关系。

《行走的人》综合材料  2016

《行走的人》局部  综合材料  2016

  诚如策展人何桂彦所讲到的那样,艺术家陈文令除了创作雕塑作品之外,近十多年来,还创作了大量的手稿绘画,有速写、有水墨,有的像插画,有的又像漫画,关于绘画创作,陈文令在谈到时表示:“我科班是学中国画的,自小对笔墨有种亲近感,闲时手痒喜欢涂弄两笔,虽然不三不四,但是得乐无穷。我在生病和康复过程中垃圾时光颇多,于是涂沫就更多了,我从没有把涂沫小作当正业,只是一种率真性情的流露,反倒画很自由很开心,没有功利气息,就是我的一种大脑体操的图像曰记。”

  此次展览是陈文令手稿的首次集中展示,按古法说书画同源,而在陈文令看来画画和雕塑也是同源:“它们之间完全是一种相互支撑和供养的关系,我相信宗教和哲学可以自我超越和自我救赎,也相信艺术可以自我救赎和自我救命,艺术于我而言似乎是一种治病的良药,更似我自我冼涤人生中烦恼和污垢的清洗剂。”

陈文令手稿NO.5

陈文令手稿NO.2

  “只要你的心永远亮着,再黑的路都能走下去。”陈文令一直相信,人生要用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生命中的任何遭遇,生命才有意外的乐趣和逃生的可能,同时,他更坚信人生的任何遭遇都有可能转化成为有意义的好玩的艺术。所以陈文令的艺术创作与其人生遭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我的人生史似乎就是我的艺术史。”

  雅昌艺术网:能否谈谈本次展览的缘起?

  陈文令:2014年我与白盒子艺术馆孙馆长约定,2015年4月25日在白盒子艺术馆举办我的最新个展,届时将呈现最新的作品,但是在2014年年底我被诊断出得了鼻咽癌,没办法就放弃了这个展览,今年4月25日,展览将会与大家见面,虽然晚了整整两年的时间。

陈文令手稿NO.1

  雅昌艺术网:您讲到癌症,您是如何看待这场大病的?

  陈文令:癌症就是死神,它给你留的生命空间非常小,只有一条缝,你只能从这个缝里边带皮撕下冲过去,战胜它,多数会被活活吓死, 很多人觉着大病之后,我会退守,但是我后来发现自己性格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这点要感谢我奶奶,就是对于生命坎坷不屈不挠的性格,大病之后我更觉着,人既然活着就要真正的活过,长短是另外一回事,要勇于向前,勇敢的上路,只是要更有节奏上路,你会发现大难之后更多人生中的美丽。

陈文令手稿NO.3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您想呈现的是什么?

  陈文令:人生要用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生命中的任何遭遇,生命才有意外的乐趣和逃生的可能,大病重生之后,白盒子艺术馆的展览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中绝地反击,而是一种绝地生花,在任何处境下都应该有鲜花盛开,经过大病之后,我的心情改变了很多,也豁达了很多,通透了很多。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既呈现了您的雕塑作品同时又呈现了您数百幅手稿,能否谈谈这些作品?

  陈文令:生完病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人生、现实、爱、艺术、亲情的感受更加深刻,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我的作品中,这次作品的整体感觉比较偏东方性,甚至是有一点禅宗的意味,与以前的作品相比显得更加内化,是我之前几个主题的大融合,不是一个简单的新的语言呈现。比如“行走的人”这件作品,他弓着腰,抱着发光的石头,戴着防毒面具,背顶着即将怒放的梅花,步履蹒跚,艰辛卓绝的向前行走着...但他依然在困顿和伤感中走出漫浪和诗意,在残酷和薄情中走出喜悦与深情。

  此外,楼上、墙上面的这些鸟,是结合美术馆的特点创作的,几年来白盒子艺术馆举办过很多展览,但空中的这条大梁还没有人干预过,在我看来人间每个地方都是展台,每个地方都可能是美术馆,每个人都可能是艺术家,所以要做有挑战性的尝试。显然钢梁上的这件作品,离开具体的环境之后就不再具有意义,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无用之大用,艺术家要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情怀。

  手稿就是我的一种大脑体操的图像曰记,我科班是学中国画的,自小对笔墨有种亲近感,闲时手痒喜欢涂弄两笔,虽然不三不四,但是得乐无穷。我在生病和康复过程中垃圾时光颇多,于是涂沫就更多了,我从没有把涂沫小作当正业,只是一种率真性情的流露,反倒画很自由很开心,没有功利气息。

陈文令手稿NO.4

  雅昌艺术网:绘画与雕塑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陈文令:其实画画和雕塑也是同源它们之间完全是一种相互支撑和供养的关系,我相信宗教和哲学可以自我超越和自我救赎,同时,我也相信艺术和快乐可以自我救赎和自我救命,艺术于我而言似乎是一种治病的良药,更似我自我冼涤人生中烦恼和污垢的清洗剂。

  雅昌艺术网:这次作品与您之前的作品相比有哪些新的变化?

  陈文令:和之前的作品是有上下文关系的,只是这次的作品变得更加诗性、浪漫和超现实主义,更加有东方禅意和中国精神,但是我的中国精神一定是具有世界性的,艺术家要有地方全球主义的视野,只有这样你的艺术才能做得好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陈文令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